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领灿天地> 领灿洞悉 | 长期主义强信心!“一行一局一会”国新办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力撑市场长效发展

领灿天地

领灿洞悉 | 长期主义强信心!“一行一局一会”国新办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力撑市场长效发展

2025-05-07

报告摘要:

● 会议要点梳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言要点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发言要点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言要点

● 会议问答梳理

● 领灿解读:核心围绕流动性支持、结构优化与长期资本引导三大主线

● 领灿展望:结合政策导向与近期市场热点畅享展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5月7日(星期三)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攻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议要点梳理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言要点:

1.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宏观金融数据表现良好,货币信贷数量增加、价格下降、结构优化。

3.金融市场一季度表现平稳,4月以来面对外部冲击展现韧性。

4.推出三大类十项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准、降息、增加再贷款额度等。

三大类十项货币政策措施

➢ 数量型政策,主要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具体措施如下: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

➢ 价格型政策,主要包括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以及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具体措施如下:

1.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七天期逆回购利率从目前的1.5%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2.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政策工具利率。例如,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3.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 结构性政策,旨在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新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的实施,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废品以旧换新。

2.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3.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并调降再贷款利率,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4.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质押回购再贷款3000亿元合并,总额度变为8000亿元。

5.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征信措施,分摊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发言要点:

1.金融运行总体稳健,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有序,监管政策效应显现。

2.服务质效提升,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支持力度。

3.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包括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等。

八项增量政策

1.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3.调整优化监管规则,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4.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稳企业稳经济。

5.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全力帮扶稳定经营、拓展市场。

6.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7.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8.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更好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切实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言要点:

制度优化(改革与规则完善):

1.深化科创板与创业板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创新

2.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规则,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政策托底(市场维稳与企业纾困):

3.强化中央汇金公司平准功能,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4.加强监管与服务并重,为受关税冲击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

5.对受关税影响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质押、再融资等专项纾困措施

强调市场韧性与资产价值:

6.A股上市公司展现强劲韧性,具备灵活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7.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凸显长期配置价值

结发展信心,形成从“机制完善”到“市场反馈”的闭环:

8.坚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夯实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领灿解读

本次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释放的金融政策信号,体现了政策层对“稳市场、稳预期”的系统性布局,核心围绕流动性支持、结构优化与长期资本引导三大主线展开,对资本市场短期情绪修复与中长期结构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1.货币政策精准发力,流动性环境持续改善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三大类十项措施,从数量、价格、结构三方面协同发力:

➢ 数量型工具: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叠加汽车金融、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阶段性归零,直接增强特定领域信贷供给能力。

➢ 价格型工具:政策利率(逆回购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结构性工具利率(如支农支小再贷款)降幅达0.25个百分点,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缓解企业财务压力。

➢ 结构型工具: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创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定向支持新质生产力与内需消费,体现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倾斜。

领灿解读:企业需关注政策支持的领域(如科技、消费、普惠),优化融资结构与信披策略,凸显与政策导向的契合度。

2.监管政策聚焦长期资本引入与风险缓释

金融监管总局的八项增量政策中,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拟批复600亿元)、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等举措,旨在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入市,增强市场稳定性。同时,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体范围,为产业整合与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领灿解读:上市公司可加强与险资、公募等机构的沟通,强调长期投资价值;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相关标的需强化交易透明度与协同效应披露。

3.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制度红利逐步释放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稳中求进”基调,具体措施包括:

➢ 市场稳定机制: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形成维稳合力。

➢ 制度创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优化科创债发行流程,推动双创板改革,增强市场包容性。

➢ 长期资金引导:落实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推动养老金、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正循环。

领灿解读:科技型企业和并购重组活跃的行业(如TMT、高端制造)需强化政策红利对接,提升信息披露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领灿展望

结合政策导向与近期市场热点,未来A股或呈现“震荡修复、结构分化”特征,我们对以下题材与市场热点畅享展望:

1.政策受益明确的科技与消费板块

➢ 科技成长:政策对科创债、并购重组的支持,叠加AI、机器人等产业趋势催化,半导体设备、算力、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或持续活跃。

➢ 内需消费:服务消费(旅游、餐饮)、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与假日经济,业绩弹性可期。

2.低估值与高股息资产的防御价值

当前沪深300市盈率仅12.3倍,显著低于全球主要指数,银行、保险等红利资产兼具估值安全边际与政策支持(险资增配),适合作为震荡市底仓。

3.外部冲击下的结构性机会与风险

➢ 机遇:若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外资回流可能加速,低估值蓝筹与核心科技资产或受青睐。

➢ 风险:需警惕地缘冲突与全球供应链扰动对出口依赖型行业的冲击,但对美出口占比高的企业已通过多元化市场与政策纾困(如再融资包容度提升)部分对冲风险。

4.券商与金融科技的主题性机会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如并购重组松绑、公募改革)直接利好券商投行与财富管理业务,头部券商及金融科技平台或受益于交易活跃度提升与AI赋能。

本次政策组合拳通过“短期维稳+长期改革”双轮驱动,为市场注入确定性。投资者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与微观数据验证(如社融结构、科技企业融资增长),在结构性行情中把握科技、消费与红利资产的轮动机会,同时防范外部波动带来的阶段性回调风险。